close

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踏輕洋蔥鴨露營料理包開箱 》簡單露營餐點靈感,輕鬆享受美食時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試吃口感分享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胡椒鴨適合冬季露營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胡椒鴨露營必備食材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胡椒鴨肉質多汁評價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胡椒鴨露營火鍋分享

爸媽難分誰是誰,準時準點嘈就餐。 爭著就座相戲鬧,哥倆面對面吃面。 吃著吃著分仲伯,這邊看到那邊多。 掄他兩勺直跺腳,跺起腳來反掄著。 互相跺腳相互掄,一吋早餐吃光光。 媽媽前來明是聽,雙胞人和人說人。 解:胞娃爆料笑翻旁人,古對突顯主題。 作于2020年6月8日。 >>>更多美文:自創詩

一 母親生了七個孩子,五男二女,二女夭折。剩下的五個兒子,大哥二哥生于老家海城,三哥、我和弟弟生在樹基溝。樹基溝是一個礦山,招工時父親從老家趕來,幾年后,母親也帶著大哥二哥投奔到這里。 父親說,母親來除了帶兩個兒子,還有兩樣東西:一把剪刀,一個襪板。 剪刀是生活的必需品,縫縫補補離不開它。襪板也很有用途,一家人的襪子都靠它來織補。其實,對于母親最有用的東西是紡車。母親有紡線織布的手藝,在老家都是靠這個過活。但她知道礦山用不上。礦山都發勞動用品。而她要照顧孩子,伺候父親,料理家務,即使將紡車帶來也無暇使用。 二 春秋兩季,母親天天下地,像瘋了似的勞作。春天去挖野菜,人吃,豬也吃。秋天則是揀地,礦區外的溝溝坎坎旱地水田,無不留下她瘦小的身影,仿佛米勒筆下的拾穗者。 這個季節,一天里就很難見到母親。一覺醒來,往往是飯菜熱在鍋里,她卻早已迎著晨曦走向田野,到了晚上,又遲遲不得歸來。甚至一連幾天,母親住在幾十里外的村莊,白天揀了苞米谷子,夜晚就用手搓將下來,分門別類,裝進口袋,直到帶去的口袋都滿了,才肯背回家來。 有時夜雨滂沱,本想母親不會回來,但她卻敲響了門。 三 夏天,居民區外北山腳下的河套嘩嘩作響,水落石出。這時,母親就會把全家人浣洗的衣服盛在水盆里,一次次舉向頭頂,與鄰家嬸娘一起,沿著學校邊上的那條小路走向河套。不同的是,鄰家多有女兒幫忙,惟獨母親只身一人。如此,母親就將家鵝趕上,讓鵝兒在水中游泳,自己在石上洗衣。如果是棉衣棉褲,是父親下井時穿黑的作業服,母親還要帶上那個光滑白亮的棒槌。 母親遠去的背影,常讓手拿書本坐在院子里的我感到羞愧。心想,幸虧母親不是小腳,不然那將是怎樣的一串足跡!這時,我也會想起早夭的姐姐。母親說這是命。 四 父親在礦上工作,一二三班倒,即便這樣,家里的房前屋后甚至鐵道南的山坡上也開了大大的菜園,一個人干不過來,母親就去幫忙。苞米、大豆、高粱、地瓜、白菜、籮卜、土豆,甚至旱煙都應有盡有,自己吃不了,拿到集上賣,或是送給親戚鄰居。不僅如此,家里還養了雞鴨鵝狗豬。那個年代,頗有奔小康的意思。但背后的艱辛,難與外人道。 比如白天天氣預報說無雨,不料夜里忽然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剛剛躺下的母親立即起身,第一個沖出門去,將正在搭露的煙葉蓋起,將柴禾抱進屋里,將鵝鴨趕入圈中,而她的渾身業已濕透! 父親上夜班,母親是家里唯一的將領,也是最深的受害者。 五 母親一度有輕生的念頭,因為她受不了病魔的糾纏,也受不了父親的打罵。母親藏有一塊紅礬,這讓我很害怕。 那時,父親脾氣不好,入井開礦自是辛苦,班后還要上山打柴,下田種地。盡管母親服前伺后,溫酒炒菜,稍有不順,父親也會張口就罵,舉手就打。母親只好忍氣吞聲,或是哭著跑出家門,我和弟弟緊緊追隨。母親說:媽不會死,你和弟弟還沒有長大呢。我不相信,就扳她的手,看是否攥了紅礬。 母親不在家的時候,我也經常翻箱倒柜,在包裹里,衣服里,甚至她的裝老鞋殼里,尋找那致命的東西,可我總是落空。這樣的恐懼持續了很久。 六 鄰家的嬸娘都是礦山工人,每月拿著幾十元的工資,生活很是自主。可母親沒有工作。母親也曾是礦山的臨時工,只是由于眷顧我們,而沒有堅持到最后轉正。為此,她很后悔,也很自卑,但更多的是自強。 母親買了一臺縫紉機,閑時不僅用它為我們做衣褲,還做鞋墊賣錢。她做的鞋墊,結實耐用,十分美觀。母親有設計的天賦,她總能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布角組成各種好看的圖案,即使沒有花布,哪怕是青一色的黑,也要用白線扎出花鳥魚蟲,梅蘭竹菊,惹得顧客愛不釋手,久久不肯放進鞋里。 那時,我和哥哥都在礦上工作和學習,母親怕我們難為情,就常常躲在集市的一角。中午也不去誰家吃飯,而是自己帶了饃饃,或是買一碗豆腐腦悄悄吃掉。就這樣,母親不僅攢下了一些零錢貼補家用,還時常偷著給我。 七 母親喜歡花草,盡管日夜忙碌,她也會抽出時間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兒上栽些好看的花兒,有蘭菊,有月季,有文竹,甚至還有罌粟——因為罌粟的花籽具有解痛的功效,家人或鄰居,誰的牙疼了,母親就用指甲摳一小粒敷在牙縫里,很是管用。 但父親總是擔心這些不頂吃不頂喝的東東欺壓菜園,有時,竟連根鏟除了。 為此母親也不惱,她會將一些花兒移栽到大大小小的盆罐里,然后放在窗臺上。只是到了深秋的傍晚,這些盆盆灌罐就要一一搬進屋里,待到第二天上午太陽出來,再搬將出去,直到霜降,這些花兒才在屋里安頓下來。而出出進進的母親,望著她們,臉上就會掛著笑意。 八 從小沒有上過學的母親,對我們的學習卻很重視。她不像父親,父親雖然有文化,但對孩子們的學習漠不關心。他說井下出礦石,地里長莊稼,人不吃飯不行,學問是鳥。 母親卻不這樣認為。 那時我沉浸在書畫藝術的王國,也每每為文學而著迷。如此愛好,就需要筆墨紙硯,書籍畫冊,母親就用平時積攢的零錢給我買。我寫的字作的畫掛在家里,她看了很高興,還常常問我這些字都念什么。告訴了她,她就默念幾遍。如果報刊發表了我的文章,她更是讓我讀給她聽,然后會心一笑。 九 母親身染多種疾病,且做過一次膽結石手術。那是一個冬天,臘月里的日子,母親病情加重,礦醫院不敢挽留,父親和三哥就背著母親去省城醫院,家里只留我和弟弟。喂雞喂鴨,洗衣做飯倒也罷了,只是臨近年關,各種活計紛至沓來,讓我和弟弟不知所措。好在鄰居幫忙,才使我們的家與往年一樣,也有了節日的氣氛。 為了感謝鄰居,我給他們每家畫了年畫,寫了春聯,刻了掛帖。蒼天憫人,我的母親也終于死里逃生,臘月十五的晚上,回到了家。 十 一九九六年的冬天,我和妻子女兒住在大哥家的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還有母親。她得了肺癌,且是晚期。我哄騙母親說是肺炎,吃些藥打些針就好了。母親說,那就回家吃藥吧。我說光吃藥不行,我家離醫院近,打針方便。其實,我明知母親去日無多,只是想在她老人家膝前多盡一點孝心,而母親又何嘗不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呢!我們仿佛在捉迷藏。 母親在我們家住了四十多天,就回到父親身邊去了。她不愿意拖累我們,她也心疼那打針錢——因為沒有工作,她的醫藥費礦山只承擔一半,即使我們兄弟都愿意埋單。 這就是我的母親,生活在貧困之中,卻仍然愛著善良,即使在最后的瞬刻。這也是我的母親,在她僅有的六十七年的樸素人生中,給我留下的最后記憶。 >>>更多美文:親情文章

今年初夏,我參加高中畢業生的同學聚會,見到了三十年沒有見面的老同學。一番熱鬧與感慨,自然不必多說了。真正震動我的,卻是大家的婚姻狀態。離婚者占三分之一,準備離婚者占三分之一,剩下部分,在大家的逼問之下,面露哀色,說:孩子都這么大了,人到中年了,還有什么可以說的?有人借酒蓋臉,望天呼吁,請婚姻幸福者站起來一下,讓大家看到光明與希望。人人四顧,竟無一人站起。于是,舉坐皆訕然,滿臉盡是過來人的無奈。 有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當年追求校花未得,現在今非昔比,故而意猶未盡,在聚會結束以后,一定要請當年校花另喝茶。正開車尋找喝茶處,他妻子電話來了。二人一問一答,十分流利與坦然。問:“聚會結束了?”答:“結束了。”問:“在回家的路上嗎?”答:“當然。”問:“什么時候到家?”答:“說不準!爆胎了。”面對從前的戀人,他不由自主地對妻子撒謊了。他自嘲道:“是啊是啊,撒謊了撒謊了,沒有辦法呀,只能用謊言換安寧啊!”到了喝茶聊天的時候,他卻又習慣性地總要提到他的妻子。他對從前的戀人說:“現在時尚雜志還是很可以的啊,我太太就經常看時尚雜志,學習到很多東西,美容啊,烹調啊,女人嘛。”又說:“你應該喝奶茶。女人到了一定年紀就需要補鈣。我太太還年輕,她就開始喝奶茶了。”結果,校花果斷地離去了。一場遲到了三十年的約會,就這樣灰頭土腦地散了。 如此,情愛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會讓欺騙隨時隨地傷害婚姻;而婚姻也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會以頑固的舊有生活習慣,不知不覺干擾情愛。這是一對極為混亂的矛盾。究其因果,大約還是婚姻為禍首。如果婚姻沒有一系列的標準要求,如忠誠、責任、義務,那么也就不存在欺騙與干擾了。不管這個邏輯是否過于簡單,當今之世,婚姻危機和婚姻疲憊的比例如此之高,婚姻與情愛的矛盾如此之普遍,婚姻中生命存在之意義空前地受到質疑,迫使我們不能不從根本上提出這么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結婚? 我們是否應該結婚?婚姻到底是一個什么概念?婚姻到底是不是一種最符合人類本性的生活方式?以法律的名義要求男女在接受了公共法律條款的前提之下才可以發生兩性關系,這樣的做法是否太幼稚可笑?盡管婚姻法同時也規定了離婚自由,但又堅決拒絕因為婚外情愛的離婚,可是,往往能夠證明一個壞婚姻的,恰恰是另外的情愛關系。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真理。那么,讓我們到底怎么辦才是一個好呢?三十年前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三十年后卻都在婚姻里泥足深陷,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現在的世界,除了婚姻,幾乎所有事物都在進步,所有的合同與契約,都在日臻完善,都在力求公平、合理和科學。惟有婚姻規則,越來越顯得老邁和力不從心。大約真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把一個沖動的愛情游戲玩成了法律條款。我們把婚姻規則設置得太神圣太嚴格太沉重太緊張了。其實人類文明的本質,就是要求人類健康的繁衍與進步。只要人們在社會框架中,能夠構成一個個穩定的細胞,并且滿足自身的生命快樂,那就是比較完美的形式。而我們的婚姻,卻只是重視兩性忠誠,并將忠誠視為婚姻唯一的誓言。我們的結婚儀式近乎于宗教儀式,在近乎于宗教的婚姻中,人們當然很難獲得非宗教的世俗的幸福了。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婚姻是否存在,也會有許多相愛的男女白頭到老。我們愿意白頭到老,那是因為我們愛。愛是人類最不可以被強迫的個人意志。因此,我們應該建立一些不強迫愛的生活方式。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建議把“婚姻”換成“unioncivil”,有人把這個詞翻譯成“世俗結合”。我查閱了詞典,覺得直譯為“有禮貌的聯盟”更好。人類完全可以換一個思路,讓男女們簽訂一個“有禮貌的聯盟”協議來替代婚姻。既然是協議,便可以有更加人性與完善的條款。這種協議根據自愿的原則,將會更加重視性伴侶之間的尊重與理解,溝通與合作,約束與自由。相應的專業管理公司,也必將在社會上應運而生。一對男女是否愿意在一起生活?他們之間到底還有無情愛?將真正成為個人的隱私。一旦有了問題,雙方將依據他們的協議,由管理公司主持協調。試想,如果不存在了對于婚姻的宗教情結,不存在了公眾的道德審判,不存在了法律條款的威脅與嚴懲,不存在了婚姻對于個人事業成敗的影響,而僅僅只是一件個人私事,那將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想想。想想。思考總歸是有益的。既然許多人都不承認婚姻是幸福的,那么換一個思路想想總是可以的吧。

清明時節,椿長芽動,空氣里彌漫著椿芽的淡淡清香。所居小城太和,香椿譽滿全國,當地人對香椿情有獨鐘。椿芽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吃法亦多樣,煎餅子,炸椿魚,炒雞蛋,拌涼菜,五花八門;春享鮮炒,夏拌涼菜,秋下醬豆,冬佐熱湯,美味常在。 昔日老家菜園里,也有幾棵香椿樹,前些天媽就要我得閑去掰椿芽,但平日里工作忙,趁著清明假期與妻子去一趟。 近鄉情更怯。自父親去世后,父母居住的老屋就賃了出去,已鮮少回老家小院。這曾經親情縈繞、溫馨彌漫的港灣總是不想去、不愿去,總怕見到熟悉的老屋,物是人非漫思情,多少開心的過往,多少難忘的瞬間,想起來酸楚楚的不是滋味。 多年前,父親所在的單位集資建房。父母專門選了一樓,在院里開辟了塊小菜園,還移栽了幾棵香椿樹,清明前后滿院飄香。椿樹茁壯,年年采摘椿芽,爸媽用椿芽做些美食,我們沒少享口福。父親去世后,母親隨子女居住,老家菜園再沒人打理照料,日漸荒廢,椿樹也無人問津,任其自生自長。 騎車緩緩而行,沐浴在春風陽光里。穿過幾條主干道,拐進社區小巷,不覺間到了老家小院。一縷陽光透過樹隙灑落下來,地面上斑駁陸離。園內幾棵椿樹樹干高大,芽生樹梢伸手莫及,就是帶來的竹竿也僅能采摘低處不多的幾撮椿芽。幸好早有準備,用長竹竿綁著鐵鉤子去勾椿芽。把竹竿伸到椿芽枝邊,慢慢用鉤子勾住細枝,使勁一扭,一撮香椿芽就直愣愣地掉落下來。妻子彎腰揀起,剛采下的椿芽泛著淡紅色,油光嫩嫩的,放鼻邊嗅了嗅,真香。 別看椿芽不多,采起來可不容易。頭仰久了有點蒙,脖子酸酸的,收獲卻不大。稍一用勁,鉤子就易滑掉,好幾次掉落地面,又重新纏繞綁好。哪成想,一不小心用力稍猛,鐵鉤子居然掛在了椿樹枝上。匆忙找了塊磚踩上,踮起腳后跟,用竹竿費了好大勁方將鉤子捅下來。又忙同妻子一起綁好鐵鉤子,繼續投入戰斗。折騰良久,才得了數把香椿芽。 夕陽灑照,帶著椿芽往回趕,到家后一股腦地倒出來讓媽看。媽拿起一片細葉,用手輕捻嗅嗅,一時間濃香沁人,滿屋彌漫。“可別掰狠了,掰禿了來年就不發了。”在媽眼里,椿樹就是個寶,眼下能吃香椿芽,等過了時令,椿芽長成了椿葉,也能入菜。昔日在老家,媽曾用椿樹葉下過醬豆,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晚飯,妻子做了椿芽炒雞蛋。家人圍坐,舉箸細嚼,新鮮味美,口齒留香,慢自品味,思緒綿綿……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QW155CW58PKM14

 


踏輕洋蔥鴨適合戶外煮食 》露營必備料理指南,讓戶外用餐變得更輕鬆踏輕胡椒鴨露營鍋物首選 》如何讓露營烹飪更有效率,食材與技巧分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62ecdha 的頭像
    t62ecdha

    張明信的熱門嚴選

    t62ec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